基于 Logseq 重构个人知识管理体系
自从上大学以来,我一直有在关注学习理论、知识管理相关的方法与工具,先后用过 Typora、Anki、印象笔记、OneNote、MarginNote、TiddlyWiki 等等等等。其中也慢慢 从对某些具体工具的执念中走出,更关注一些设计哲学与方法层面的东西。大概 19 年的时候开始使用 Notion,后来开始实习、工作,逐步用起 Obsidian 至今。
自从上大学以来,我一直有在关注学习理论、知识管理相关的方法与工具,先后用过 Typora、Anki、印象笔记、OneNote、MarginNote、TiddlyWiki 等等等等。其中也慢慢 从对某些具体工具的执念中走出,更关注一些设计哲学与方法层面的东西。大概 19 年的时候开始使用 Notion,后来开始实习、工作,逐步用起 Obsidian 至今。
生活越来越忙碌,要面对的事越来越多,近期面临大环境影响下的工作变动,深感大块专注时间的宝贵,能花在博客本身折腾上的时间也越来越少;但仍希望能通过记录,看到一些脉络和体系,让自己对自我有更清晰的认知。也以此对 blog 做一个更新换代,让写博文的心智负担小一些。
这两年来接触了不少的笔记工具,尝试去建立自己的知识库和信息收集、整理、内化的体系。实习工作的忙碌,则带来了体系的一次又一次的 崩溃-->重建-->崩溃... 的过程,让我对这方面有了更多的思考。用过各种各样的工具,到最后都是一个“是否顺手”的问题,关键点在于能否跑起一个高效又稳定的流程。
© zgq354 2014 - 2023 | CC BY-NC-SA 4.0 | R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