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恋爱与婚姻的抽象观察
年龄渐长,毕业工作不觉已有数年,同龄人逐渐开始步入婚姻殿堂,家人偶有旁敲侧击,网络也在不时推送。听闻身边不少恋爱故事,也经历过一些偏执,对此其实或多或少还会有些迷茫,同时也抱着比较强的谨慎,这方面就一直没能更进一步。
年龄渐长,毕业工作不觉已有数年,同龄人逐渐开始步入婚姻殿堂,家人偶有旁敲侧击,网络也在不时推送。听闻身边不少恋爱故事,也经历过一些偏执,对此其实或多或少还会有些迷茫,同时也抱着比较强的谨慎,这方面就一直没能更进一步。
COVID-19 是个沉重的话题,贯穿了过去的三年。回想我22年来的心境,大体是在一种平和状态,虽也伴着喜怒哀乐,但在挣扎中慢慢有了更多属于生活的节奏;情绪上受疫情影响占多数,对于一些灾难性的新闻,可能大脑处于自保的缘故,下意识有些想不起来了。尝试总结时回想起这个话题,篇幅逐渐无法控制,也许单独拿出来好点,生活逐渐恢复的当下,也试着留下一些记录。
网上冲浪时看到一个帖子,大体是一个腾讯校招研发同学工作第一年的总结,提到了一个自己未来 10 年的人生规划。大致说在 xx 年晋升到 T7,yy 年转型某技术领域,zz 年成为 T9 高级工程师,进一步成长为技术专家,xx 年拿到 xxK 以上的薪资,然后再过两年交上女友、结婚成家 balabala,大大小小安排得明明白白.
回想我迄今为止的职业生涯,最早我是意外得到的实习,也是在实习结束后顺其自然继续留下工作,一直以来靠着惯性做着「前端工程师」这一岗位,而鲜有对「工作」本身的思考,颇有一种“当局者迷”的即视感。
近一年来在工作上面临着较大的变化,一方面因为不可抗力因素,一步步放下念想,离开腾讯,也离开了在线教育行业;另一方面,自身开始有了一些“价值”视角的感知,也以此重新思考自己在业界的定位,还有继续积累的方向。 如疫情催化下的互联网一般,一切都来得比预想中更迅捷和猛烈,虽有一些预期,但确实略有些措手不及。近期尘埃渐定,在这逐步走向平静的时光,也写写最近关于找工与跳槽过程的一些想法和考虑吧。
生活越来越忙碌,要面对的事越来越多,近期面临大环境影响下的工作变动,深感大块专注时间的宝贵,能花在博客本身折腾上的时间也越来越少;但仍希望能通过记录,看到一些脉络和体系,让自己对自我有更清晰的认知。也以此对 blog 做一个更新换代,让写博文的心智负担小一些。
劳动节的假期,把大学以来写的比较长的文字整理到了 Notion 的 Database,尝试从一个抽离的视角,观察我这几年来的所思所想。
说起散步,至今毕业一年有余的我,一年中常一个人在周末晚上从桃园骑车至桂庙新村,走到科苑再沿着大沙河走到深圳湾公园,再穿过白石洲城中村返程。近来在尝试新的路线,从南头古城到中山公园、从常兴路到学府路、南新路走到荔林公园再到南油,继续收获了不少深圳街头的风、还有那随风飘乱的思绪。
我们总在探索未知,但许多思想性的东西总是在过高的抽象出发,就像张一鸣说的“给思维加杠杆”,一不小心思绪飘得太远,就有点游离于当下生活的感觉。时间长了,慢慢地让人变成一个只会精致把玩各种抽象概念与黑话的混蛋。
近日师弟在社区提了关于实习的一些疑惑,看到前辈们的热心回复,感慨良多,也写了写关于实习的思考与想法,回复在了楼下。
偶然刷到这篇博文:我在字节跳动实习的三个月 | 无辄的栈 ,感慨良多。想来毕业开始搬砖至今也有三个月,好久未更新 blog,还是写写吧~ 兜兜转转,可以让自己慢下来思考的,还是博客的编辑器。
一直以来我对“标签”这玩意儿并不怎么感冒,但挂着公仔厂的工牌,无论是租房找室友、坐车、买东西等等,似乎总很快能给人带来某种天然的信任感;买东西的时候,常常倾向于选择某个品牌而懒得去挑。不得不承认的是,每一个人心力有限的背景下,标签降低了认识与建立信任的成本。
B站在 5.3 那天出了一个 演讲视频 ,当时大概看了一遍,想到互联网正在改变很多现状,还是挺认同B站背后反映的互联网下 “认知盈余” 的现象。但这种表达形式让我感觉十分做作和尴尬,压根谈不上喜欢,也就没多留意细节。
周六发现一个安静看书的好去处:科苑站附近的 Dots Coffee。这儿没有星巴克的喧嚣、没有挤满考研考证党后的图书馆的压抑、东西不贵,点杯茶可以坐一整天。一切都刚刚好。所以周日又来到了这里。两天来我都在整理手里的英文版龙书 PDF,这文档目录书签不完全,为了和 MarginNote 对上,得手动用 Acrobat 给它一个小节一个小节地加上,1000 多页的书,两天弄完,想来也当作对这本书的框架的一种熟悉吧。
再一次冒出许多想法,想着发条朋友圈,不知不觉写了很长,一看时间,也已过去很久,想到这一大段文字最终的宿命不过是一瞬的滑过,只好让它继续留在了笔记之中,才意识到自己还有这么一个更适合写东西的地方。
无意中发现和尝试了 Chrome DevTools 的 Layers 面板,Get 到了庖丁解牛的新视角。不禁感叹 Web 浏览器的巧夺天工,也从此打开了浏览器从 Layout->Paint->Composite 中的 Composite 过程的研究的大门。
有时候觉得,人的大脑有点类似一个单核CPU的电脑,同一时刻只能做一件事情,如果中途需要做别的事情的话,得把正在干的事情的上下文保存起来,再切换到新的事情上,新的事情处理完后又切回来,加载回原本的上下文继续干活。
开放的互联网对我来说一直都充满着魅力。一直觉得,互联网的各种开放协议设计得十分精巧,很多东西都恰到好处,就像邮件、日历、RSS订阅之流。大学两年来,我接触的最多的也是它们,于是乎对于身边事物的追求,也有类似的近乎极致的强迫症,很多东西都希望向着某些极致的标准去设计。
11.11,是程序员通宵赶代码的节日~ 偶然打开自己的 Github 的主页发现,当初高三的时候啥也不懂靠着移植大佬主题插件蹭了点星星的我,真正意义上从头到尾写的小项目竟然突破了 200 Stars,小小的感慨一下下。
之前好多东西随手编辑完之后,没有过多的思考就发到了朋友圈,想一想还是得整理一下。朋友圈的东西几天就会被忘却,记录在 blog 上,至少在未来,我还能看见过去那个思考着的自己。最近过了一段时间基本脱离微信的生活,越来越觉得,微信的很多功能仅仅只是只能满足浅层的需要,并不足以承载重度的需求~
期末复习之余,偶尔也在朋友们的博客上闲逛,看到大家生动形象的 ID 名,想到了自己曾经用过的一些奇奇怪怪的ID,打算写一写关于我取用户名的那些心路历程。
上上周的某天,我在网上偶然遇到这本书,豆瓣的简介是这样子的:在这个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程序员仅仅掌握甚至精通一门语言是远远不够的。了解多门语言蕴涵的思维方式,在编码中互相借鉴,再挑出一两门对自己口味的语言深入学习,这些已经成为在软件行业中安身立命之本。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个程序员都应该看看这本《七周七语言》。
上完上午的课,时间尚早,不想去赶人流高峰挤食堂,遂留在教室刷刷网页,读读文章,打算11点半下一波下课高峰之前再去解决午饭问题。
整个4月折腾一堆事情搞得焦头烂额,也不知道自己究竟做了些啥,总有些莫名的焦虑挥之不去。看看时间,4月30日,想想来到广州也有大半年,竟然没有好好出去逛过,更不要说吃了,传说中的“食在广州”呢?心血来潮想出去走走,想在江边吹吹风散散心,也许可以让自己好点儿吧。
开学了我一直在琢磨着买什么笔记本好,对于我这样的大部分时间都在上网写代码偶尔玩玩游戏的未来的程序猿来说,rmbp是一个理想的选择,但那价格实在是让人望而却步,我理想中的价位在 5k 左右,太贵也承受不起。所以我只好将目光转向 Windows 阵营啦。
大概是几个月前我在 v2ex 上看到了 DaoCloud 的宣传,开始接触到了 Docker 这个神奇的容器引擎和 DaoCloud 这个基于 Docker 技术的云平台
不知不觉高考已经结束了 作为广东第一批用新课标全国卷的小白鼠,做这试卷真心让人怀疑人生 不过还好,高考前的四个星期的周一周二我们都在练各个省的模拟卷,已经习惯了那种被虐的感觉 本以为这次高考就像去年的新课标卷那样好做,但是...... 就当它是我们高三最后时光的第五次周考吧
离高考只剩下一周,一切似乎都准备得差不多了。接下来应该做的,也就是回归课本看看基础,刷刷题找找感觉,弹指一挥间高考便会成为过去。
还有四十几天高考,当然也少不了各种预热,继上个月的适应性测试,广州一模之后,我们又愉快的考了韶关二模,相比忙碌的三月,四月似乎有了更多的自由去针对自己的薄弱之处复习,虽然这试卷难度真心不咋地,但我还是从中发现了自己的许多的问题,所以总结总结还是有必要的。
最近总感觉许多东西(明星,电视剧之类)莫名其妙地就火了。 而很多东西我并不认识,当然我也没啥兴趣。
同学说它们“一个像夏天一个像秋天”
不需要什么励志鸡汤,趁星期天好好睡一觉就好
在百度看到这么一则新闻:农民穿越大半个村去蹭网 年轻人是主力军 连小女孩也觉得上网更有意思
谁叫我们是高三呢
高三也算是过了一半了,说是很紧张很恐怖,其实我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每天都有事情做便忘记了时间,想把做过的练习整理一下,写完作业之后发现并没多少时间去整理了,于是想第二天再来。
大概以后是不可能再会看了,把要留下的题切下来贴本子上就好。
所谓直觉,就是一种对问题直接的、不经严密逻辑推理的思维。它可以跨越复杂的推理过程,直接得出最终的结论。运用直觉思维得出的结论因缺乏严密的逻辑推理过程,因此对于得出的结论需进行验证,方可得出最终的结果。
世界上有两种高三doge 1. 距高考只有200天 2. 距高考还有200天
很快地这个只有21天的暑假便结束了 这是一个新的开始 加油!
高考前总是能看到许多“孩子高考全家出动”之类的新闻。 我们这一届高考70多万人啊,千军万马过一座独木桥。。。似乎好紧张好恐怖的样子。。。家长们很多时候都是这个心态,甚至很多的同学因此而紧张以至于考试都难以正常发挥。
两个月没有更新,这里仿佛被人遗忘了一般,连Spam都没来这儿骚扰了 每天都做着差不多的事情,却找不到什么感觉
一转眼就开学了,距离高三只剩下三个月,离高考也就不远了哈哈哈哈哈哈。时间看起来似乎还有很多,但想想这一年半是怎么过来的,感觉又是那么短暂。
最近也是挺忙的,准备第二次的段考,考试并不十分理想,排名又倒退了100多名,也是郁闷,现在终于有空出来冒个泡了。这段时间以来我想到了很多。
每当考试来临之际,总会想到很多东西,但是付诸行动的却很少。
你是否总是因为忍不住想玩手机而分心?或许这个名叫Forest的app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唉都不知道发的都是些什么玩意儿
开学了各种事情闷得慌,顺便吐槽一下
考完试之后在学校煎熬了一个星期。。学校终于tm终于放假了 成绩不忍直视。。。。
© zgq354 2014 - 2023 | CC BY-NC-SA 4.0 | R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