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规划与体系搭建

date
Mar 8, 2023
note
2023-02-22 开始写
slug
life-system-construction
type
Post
status
Published
tags
日记
summary
网上冲浪时看到一个帖子,大体是一个腾讯校招研发同学工作第一年的总结,提到了一个自己未来 10 年的人生规划。大致说在 xx 年晋升到 T7,yy 年转型某技术领域,zz 年成为 T9 高级工程师,进一步成长为技术专家,xx 年拿到 xxK 以上的薪资,然后再过两年交上女友、结婚成家 balabala,大大小小安排得明明白白.
old_url
网上冲浪时看到一个帖子,大体是一个腾讯校招研发同学工作第一年的总结,提到了一个自己未来 10 年的人生规划。大致说在 xx 年晋升到 T7,yy 年转型某技术领域,zz 年成为 T9 高级工程师,进一步成长为技术专家,xx 年拿到 xxK 以上的薪资,然后再过两年交上女友、结婚成家 balabala…,大大小小安排得明明白白。
可能是前司同事缘故,一瞬间让我有点感慨,想来若我也是按照类似的计划而行,大概只完成第一步,接下来就因不可抗力,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了。
当然这里我并不想讨论某个规划好与坏,或者要提出什么更好的规划的问题,更关注的是其背后所隐含着的一种对于“确定性”的依赖。如高考、考研、公务员等体系一般,所谓 T7-8-9,背后也是一个在雇主层面,为提升决策效率、薪资分配、招聘等设计的“职级通道”,对应配套着一些规则设定、爬升的套路。可能也由于曾经历过这样的“确定性”的崩塌,我现在对此抱有的更多是一种不安。
仔细想来,大概是意识到世界并不以自己为中心,人的经历和际遇实际上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不确定。试图去挑战和控制这种不确定,除了极少数的幸运儿外,更多是急于求成带来的焦虑、还有事以愿违带来的痛苦吧。

无常

上述的这种不确定性,佛学称之为无常(最早我是在许嵩聊到失恋的一篇博文看到的),意为事物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在个人的视角,我们对事物下意识会带着一些期待,有一种类似于“好的东西应该恒常”的思维模式。但无常变化的世界里,事情并非总能按期待去发展,在这样的思维模式下,也让我们容易因为理想与现实的落差,产生许多情绪上的内耗和消沉。
比较残酷的是,无论我们怎么想,这一点不随着我们主观意志而改变,除了接受这个事实,别无他法,经历过较大变故的朋友对此可能会有一些体会。也就是说,我们的人生,其实就在这样在无常之下的变化之间,无法提前预知乃至刻意按自己想法设计。在这个时候,传统意义上的一些非常确定的“目标”和“规划”,在无常和变化面前,就不总是那么靠谱。
既然如此,是否意味着我们只能任由事情发展,无欲无求地随波逐流呢?那显然不是,无常更多时候在于给我们打开了一个认识世界的视角。真切意识到世界的变化和不可控,只是我们个体对世界认识发生改观的一个开始。
关于无常,那些研究佛法乃至于玄学、宗教等等的各路人士,对此有不少的解读,更有甚者为此抛家弃子,有些走火入魔。我等凡夫俗子,对此其实没有太大兴趣,更倾向于走一条务实的路线,关注那些我能付诸行动的部分就好。

锚点

人具有社会化的属性,总归还是需要在社会中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分工。在无常变化的纷繁复杂中,也需要一些能抓住的“锚点”,以支撑我们当下的生活,而不至于陷入混乱。关于这样的“锚点”,我想可以从向外和向内两个视角分别去观察它。
向外的视角大概是,依附于外界相对既成的体系,如各类公司、组织,体制内公务员、教师,还有大家认知等各种“铁饭碗”等,都属于此类。有的人也是以这样的目标为中心,普遍认为“铁饭碗”不可变动,对于考研、考编、考公等路径也是趋之若鹜。但这并不不意味着一劳永逸,尤其疫情的这些年,病毒改变了很多东西,许多事情也就这样无法被预知地就发生了。
许多过往我们看似“很确定”的依赖,也如我的所谓“大厂经历”一般,随着疫情和政策的影响,也跟着一起崩塌。关于工作的稳定性和这样的崩塌,我在 毕业与找工 有讨论到一点,在无常的视角下,一昧寻求外界的“稳定”,也许不是一个好的策略。
让我们把目光转向向内求的视角,这里涉及到一个问题,在这无常变化中,有什么东西是我们个体可以抓住的?对于这个问题,我想大概类似一个时间轴的模型。人生由各种各样的经历构成,若简化为一个时间轴,这个时间轴大概可以分为“过去”和“未来”两部分,还有作为两者的交界点而存在的“此时此刻”,随着世界的变化,代表着“此时此刻”的点一直在向未来方向移动,不断构筑着新的过去,同时也在面对着全新的未来。
这里“时间轴和点”的模型,似乎有些单向度,让人感觉略有些被动。最近有看到一句话说,“人生是旷野,而非轨道”,我深以为然。再完善一下的话,我想这里用“白纸 + 画笔”来类比或许会更加合适,关于我们要怎么操控这支画笔,在我们名为“人生”的白纸上画些什么。已画上去的东西,我们已无法再改变;未来能画上什么,无法被我们预测到;但我们可以握住此刻的画笔,去控制它当前的走向。
把握住此时此刻,带来的也是意识有所觉察之下最真切的改变,逐渐不再是盲目的误打误撞。

变与不变

只有“此时此刻”,并不足以解决我想说到的这个“抓住锚点”的问题。“此时此刻”关注的是一个基本的行动,只是构筑我们的人生的一个“基本原料”,但关于如何行动、向哪儿行动,并未给到我们太多的参考。这也容易让人陷入迷茫,变化无常的世界中,还有没有什么是可以被我们抓住的?
这也涉及到了向内求的另一个层面,关于如何把握世间万物运行的共通的规律。我目前看来,也由于世界是变化的,这样的规律,其实无法直接被已有的文字去直接概括,类似一种“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状态。我并不想试图去简单概括它,更多的是在个人视角,对事物尝试观察、定义的认识过程,这里进一步会涉及到科学方法的使用问题。
关于科学,波普尔的证伪主义视角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在他的观点下,所谓科学“理论”,更多时候是一个在观察现实、总结归纳形成的一个猜想。它需要我们对其保留一个被事实检测证伪的预期,在找到反面证据推翻这个猜想之前,我们可以暂且相信它,并将它用于指导生活。但若出现反例,说明这个猜想是不可靠的,然后我们再基于这一点反例的经验,形成新的猜想,继续着这个检测和验证的过程。由此往复,不断完善自身对世界的认知,同时也在推动人类科学的发展进步。
在前人几百年下来的积淀下,科学方法产生了许多这样经过实践检验的可靠“猜想”,我们称之为“知识”,引导着人类进一步地认识和改造世界。知识之间的相互关联,形成了一个不断蓬勃发展的网络。这样的知识网络,也是我们所能把握的一些东西,在使用前人的结论的同时,我们也在用实际的行动,去检验前人所提的猜想,使其越来越值得信任。
于个人而言,我们难以再事事去重复前人做过的探索,这里就伴随着一个持续学习、积累的过程,在与前人经验的碰撞之间,完善着自我对世界的认知。也如刚刚所说,当我们自身的认知体系经历过足够多的检验,自身的想法和付诸的行动,离世界的客观规律也会更接近一些。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也同时可以减少许多。
这样的个人对世界的认知积累之下构造的体系,便是内在给予我们的一个锚点所在,这也是读书思考于我们一个比较大的现实意义。
科学理论的庞杂,现已无法被一个个体所穷尽,许多人究其一生,能推动的不过只是其中的很小的一点点。于个体而言,能做的大概也只是,放下一些完全靠自己掌控全世界的执念,从自身过往经历出发,形成为自身所用的体系,再尝试去与前人的认识接轨吧。

体系的搭建

写到这里,面对变化无常的世界,我们已有了“此时此刻”这一行动的原料,以及“科学理性”思维为我们搭起的认知世界的基础,外加其背后涉及到的一个知识体系的构建过程。
知识只是在解决认识层面的问题,人在社会层面的联系更多在于行动方面。除了自身出发的知识网络以外,在社会中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关系,无论经济、政治、文化、艺术、情感等等等等,我们也在这些复杂的关系之间发挥着自己的作用,支撑着社会的运转。关联的背后同样有着对应的网络,如家庭、朋友关系、人脉、品牌、影响力等等等。当然,在其背后也同样带着一些客观的规律,有前人在此做过的经验积累和猜想可供我们所参考。
这里引申出两点问题:在认识层面,我们如何在脑海里去构建起对世界的认知?在行动层面,我们怎么在人与人之间的网络之间,寻找到合适自己的位置,发挥自身的社会价值?
我想,无论是认识还是行动,能做到的也就只有,从当下出发去尝试积累。就如前文聊到的“白纸与画笔”的模型一般,让画笔围绕着某一个点,一点点去积累和完善,尽量避免反复横跳,这样才会有一个聚焦和清晰的状态,让自己更好在世界中找到一些属于自己的定位。
这其中会有一种情况,有人可能对当下自己的“画笔”所在的点并不太满意,此时 ta 应该从哪儿出发开始构建更好?我想这里没法直接得到一个最优答案,能做的大概是,放下一些完美主义,抓住即出发。就很像游戏 PUBG 的设定,跳伞之前,可纠结和选择的时间有限的,且也不能保证降落点一定完美(现实中有的情况是没得选择,比如说个人的原生家庭)。但就是说,无论在哪个点降落,其实都有机会去参与一整个的游戏过程。每个人在这过程中,也构筑着自己独特经历和视角,形成属于自己的体系。
无论在哪个领域,于个人而言,面对的人生课题其实都有许多相通的经验是可以被积累和借鉴的。在高中时我有一个蛮喜欢的短篇小说作者,他写的 一篇讲人生体系构建的文章 在这方面也同样给我很大的启发,是个非常不错的参考。关于人生的体系,我们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和需要,从一些维度出发去完善丰富它(作者在文中提到是 社会交往、财富积累、学习提升、追求幸福、未来方向的维度)。
这样的体系也如一颗种子,伴随着每一个此时此刻的行动,逐渐生根发芽,长成大树,一直持续更新,也一直为我所用。这也是我铺垫了这么多想要表达的,支撑我们个人发展的“锚点”所在。

真正的规划

前文一直在说体系的搭建,和“规划”似乎已分属于两个流派。那在体系搭建之中,是否存在着“规划”的成分?我想是肯定的。但与在确定的框架下设定事无巨细目标的思路不同,我更倾向于一种“内在拥抱不确定性与无常,再从自身出发去探索世界”的状态。我想这是实现真正有效的规划的一个前提。
在这其中,我们通过学习与实践,结合前人留下的想法,去理解那些世界共通的规律。同时这里也涉及到一个自我觉察与落脚的过程,慢慢摸清楚自己究竟在世界的什么位置,在认识与行动构筑的网络之间,形成自己的“人生体系”,作为纷繁世界中真正属于自己的锚点与支撑。
这个觉察和落脚的过程,可能伴随着着认知的刷新甚至崩塌重建,但确实也是我们面对世界的一个必由之路,需要的是自身慢慢接纳想象与现实的落差。我们不必因此而恐慌什么,亦或是否定自己的存在价值,相信一点是,穿越绝望之谷,迎来的定是柳暗花明后的开悟之坡。经历过几次类似的突破,面对这样的未知,也会平和许多。
当我们这样的人生体系逐渐成型,才有机会去考虑去“规划”。人生而有涯,而知也无涯,面对无涯的人生,有限的生命里,能做的不过弱水三千只取一瓢而已。至于哪一瓢才合适自己,我想它应该是接近自身体系,在自己行动的力之所及之处。若飘得太远,更多时候的状态是,想法很多,但真正能落实下来的很少(如大学时在各个领域反复横跳的我)。
当我们目光放在行动的力之所及之处,更进一步而言要怎么去选择?这就因人而异了,除了自己谁也说不准,背后是关于我们各自对这个世界的认识、自己可能对什么领域有强大的热情、又想在哪个方向作出什么样的创作等等。
此时也许就只能从一些务虚的视角去出发,类似一个“使命愿景”,在理想主义、知识体系的视角,对于自己想要达成的状态有个大概的定位。然后这样的“使命愿景”作为我们日常行动的牵引力,化做具体而细致的目标,这样的目标也是一份支撑生活的信念所在。随着行动的推进,对世界认识的加深,“使命愿景” 也同时继续迭代和完善,越来越清晰和坚定。
与此同时,个人在做决策时,会有一些参考的原则,这里属于“价值观”的范畴,也是因人而异。每个人由于过往经历的差异,观念、选择都不一样,随着时间的流逝,各自不同的选择的积累,把各自带到了不同的地方,与不同的人相遇相知,形成不同的圈子和文化。某种意义上来看,“使命愿景”和“价值观”也带着一些相互影响的关系。
概括来说,我想真正有效的规划大概是:在接纳不确定性的脚踏实地之间,加入一点仰望星空的方向感,并在现实的行动中不断调整完善自己的方向。

理想与现实

上面说的思路相对比较理想且抽象,现实并不总是如此随着自己的心意,因而还是需要接纳这样的落差的存在,现实世界不是物理课本中的理想小球,人也没法完全摆脱现实框架的依赖。
关于理想与现实的落差,我想可以用一个“半衰期”的概念去描述它。现实的路径、标准等,在设计之初,确实带着一些理想的成分,但当它成型时,也同时开始固化,随着时间的流动,这份停留在过去的描述,也在逐渐偏离事情的本来面貌。人本身则相对较灵活,通常较难察觉到其中这些细微变化,同时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忍耐和容纳的空间,若在半衰期之内,追逐一下也问题不大。比如说在经济不好时候,寻求体制内机会考个编,或是找个糊口工作过渡,先把生活稳住,行情好了再出来奋斗奋斗,也是比较合理的选择。
进一步地说,很多时候这样现实框架与路径,主要来自于前人内在的探索发现,积累沉淀而成,我们除了依赖这样的路径以外,也需要在这其中起到一些贡献作用,反推这个框架去接近当下的理想形态,让这个现实路径的“半衰期”变长一些。若我们只单纯依赖,而不去思考和贡献,本质上是在消耗着前人思考下的积累成果,这样由确定框架构筑的大厦,也因此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一步步被掏空,直到某个临界点突然“崩塌”。
体会到这一点后,大概整个人就不会再停留于做简单的事无巨细规划,还有以“快速拿到结果”为中心的简单粗暴“努力”。类似一个推进项目、解决风险的思路,允许理想与现实有一定的落差,并在执行过程中及时不断反馈和调整,让实际的结果趋近于项目最初设想的目标。
在这样的状态下,即使身处于传统的一个“确定道路”,我们依然可以走出一个接近理想状态的生活模式,让自身的体系逐渐与现实世界接轨起来。在其中自身得到发展的同时,也能反哺现实中依赖的框架体系,让它变得更完善一些。

最后

写到这里,突然想起了苏东坡的人生,他的一生多次被贬,仕途不顺,但依然可以过得潇洒自在而充实。所到之处,无论文学、艺术、烹饪、水利等等,留下不少成果,也实实在在地造福于身边百姓。
他笔下的《赤壁赋》在这里也给了我许多有意思的共鸣:
面对世界的无常,“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从变的视角来看,世界时时刻刻都在变化,时时刻刻都在失去;但从不变的视角而言,世间万物其实是永恒的,有其共通的规律所在。
面对无涯的人生,“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弱水三千,只需关注自己的那一瓢,不是自己能抓住的,就不必焦虑和强求。
基于行动的视角,我们拥有的不过此刻“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无论遇到什么,用心去参与和感受就好。
一不小心篇幅有些长,感谢你的阅读,若能带来些许启发就更好了,与君共勉。
 

© zgq354 2014 - 2024 | CC BY-NC-SA 4.0 | RSS